:::
回首頁
主選單
站長工具箱
萬用表格
午餐資訊
營養午餐公告
萬用表單
榮譽榜
社團報名系統
場地預約
網站地圖
本站消息
行事曆
學校簡介
學校沿革
本校概況
現任校長
歷任校長
各處室分機
學校行事曆
學校位置圖
行政團隊
教務處
學務處
總務處
輔導室
人事室
會計室
幼兒園
夜補校
網站地圖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本站消息
分月文章
教育新知
文章列表
網站建置中
公告
管理員
-
教育新知
| 2020-08-13 | 點閱數: 768
歡迎蒞臨本網站,網站目前尚在建置中,資料會陸續上線,若有找不到的資料,歡迎留言或跟網站管理者聯繫,也歡迎您提供建議,讓本網站更為完整並符合需求。
大腦愈開心,學得愈好!高效學習6個祕密
宣導
管理員
-
教育新知
| 2020-08-13 | 點閱數: 908
據研究,人僅僅意識到自身認知活動的5%,大部份的情感、行動是怎麼發生的,我們並不知所以然,例如為何對某人一見鍾情、心情不好就亂買東西、或聽到一首歌突然流下眼淚。 直到20世紀,科學家才有辦法觀測大腦活動狀態,發現重量不過1公斤多一點的大腦,掌握著人類命運的鑰匙,人會變得更好或更壞,關鍵都在大腦裡,「大腦產生觀念,觀念產生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又改變大腦,」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指出大腦塑造的循環。 數百萬年來,人類祖先克服無數險惡的環境與挑戰生存下來。現代人的大腦,可說是經過無數次升級改良的精品,足以適應各種各樣的狀況,也具有解決問題的無窮潛力。 歸納整理對於大...
觀看完整文章
拼甄選vs.念指考的時間管理?把握1:1原則
宣導
管理員
-
教育新知
| 2020-08-13 | 點閱數: 1011
時間管理3解方: 1、學測考很好、甄選第一階段穩過,還是要認真上課。 2、學測成績不上不下的人,可依1:1時間分配,同時準備甄選與指考。 3、確定上不了目標校系者,自己規畫讀書進度,別過於在意模擬考成績。 台灣大學物理學系一年級彭玄同: 學測考很好、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穩過的人,我覺得還是要認真上課,回家再做審查資料。假如連上課都在想甄選,萬一沒錄取,中間這段課業就落後了。 而學測成績不上不下的人,可以依1:1的時間分配準備甄選。我當時的學測成績落在第一志願台灣大學物理學系邊緣,所以選擇跟緊高三課業,週末才準備審查資料。我告訴自己,做審查資料一定要很有效率,也幫自己心理建設,做好...
觀看完整文章
我的孩子適合讀私校嗎?
重要
管理員
-
教育新知
| 2020-08-13 | 點閱數: 1325
四問題一行動,釐清核心需求 想讓孩子念私校嗎? 在決定要不要讓孩子讀私校,或是選擇讀哪一所私校的當口,父母要先問問自己四個問題。 問題一: 我為什麼要送孩子去私校? 解決雙薪家庭的安親問題?避免國中霸凌問題?追求別於體制內的課程設計?嚮往精實的英語教學?每個孩子讀私校的理由不同。 了解自己的問題及需求,是選校的第一步,有助於從多所私校中找尋適合的目標學校。但再怎麼熱門的私校,每年都還是有不適應的學生轉出來,因此要有心理準備的是:你也有可能為了解決簡單的問題,衍生出更多的複雜問題。 三年前,劉小姐考慮上下班時間及方便接送,將孩子送至台北市區一所費用平民的...
觀看完整文章
爸媽必懂!聯考、會考有何不同?
重要
管理員
-
教育新知
| 2020-08-13 | 點閱數: 1205
會考、基測與聯考,3種考試其實都各自反映時代背景和人才需求的價值觀轉變。3種考試最大的不同有: 一、計分「區別性」愈來愈低。會考只分精熟、基礎、待加強3個等第,基測總分412分,聯考總分700分。 聯考各科總分不一,國文(含作文)200分、自然和社會各140分、數學120分、英語100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有主要科目與次要科目的區分。基測與會考則是各科分數等值,不偏重任何一科目。 會 考、基測與聯考考科相同,有國文(加考作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5科。不過會考採「標準參照」模式,學生與教育部事先制訂的「學力標準」比較,分為 精熟、基礎或待加強3等第。基測、聯考則採「常模...
觀看完整文章
楊照:了解自我標準,是上國中最重要的事
重要
管理員
-
教育新知
| 2020-08-13 | 點閱數: 948
孩子要上國中了,父母需要做什麼準備嗎? 這其實牽涉到在他們小的時候你有多少的準備,而不是等到他要上國中了,你才來準備。 我覺得給國中生最重要的準備,是他到底了不了解他的自我標準是什麼。我們的國中最糟糕、最糟糕的一件事是,它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外在標準。 我 們都很擔心,我的小孩萬一不符合這個外在標準的時候,怎麼辦?這是沒辦法解決的,因為這個外在標準不是為了這個小孩特別去量身訂做的,它是要求所有的小孩 都得這樣。如果問的是這種問題,「如何去符合外在的標準?」那是不可能解決的,因為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強迫小孩去因應外在的標準,怎麼可能不緊張? 所以,我的選擇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觀看完整文章
翻轉教育,必須聽見學生
重要
管理員
-
教育新知
| 2020-08-13 | 點閱數: 925
《教出最聰明的孩子:向腦力強國學習教育之道》作者、美國《時代》雜誌調查記 者雷普利(Amanda Ripley),在非營利組織「EmersonCollective」網站上發文,她觀察到去年底,短短一星期內,美國就有超過400則教育類新聞,每則 新聞的採訪對象至少會有1名大人,但只有1/5的報導含有學生的意見,而這些意見,通常也不過是短短一兩句「裝飾結尾」的引言,或呼應成人已說過的話。 儘管上學的是小孩,但決定教育的一切卻是成人,在這場翻轉教育的熱浪中,與這場革命最切身的學生,卻持續在教育方向的辯論中缺席或保持沉默。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QISA對5萬8千名學生做的調查,超過半數的美國高中生,...
觀看完整文章
會考時代,學生非閱讀不可!
宣導
管理員
-
教育新知
| 2020-08-13 | 點閱數: 1197
明年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後,基測轉型成會考。在未來幾年中,會考成績仍將是決定超額比序的重要關鍵。 三月底剛剛考完的會考試測,題型和基測類似,但也預告著轉變,從會考試測命題的趨勢來看,未來中學生的學習策略應該要有以下的轉變。 1. 閱讀、閱讀、閱讀! 《親 子天下》在四月初會考試測一結束,採訪每一科的資深國中老師分析本次試測題目的特色。聽到老師們不斷重複的共同關鍵字就是「閱讀力」。會考難度比基測難, 最顯而易見的差異之一就是題幹加長。這一次的國文科出了一篇一千一百字長的羅蘭散文。學生必須對於閱讀長文不恐懼,且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抓到重點。台北市教 育局局長丁亞雯也說:「看到會考試測的...
觀看完整文章
«
‹
1
(current)
›
»